名校名卷

名校名卷

2022安徽“江南十校”一模地理
模拟卷

发布:2022-04-09 20:55:46

温度:416℃

来源:2022安徽“江南十校”一模地理

一、选择题:

某品牌奶茶店创建于1997年,依靠极致性价比的路线发展迅速:2012年通过自建中央工厂,实现核心原料自产;2014年仓储物流中心投入使用,成为全国饮品行业第一家实行物料免费配送的品牌;2016年在全国各区域逐步设立了分仓;2017年、2018年上海研发中心、深圳研究院相继成立。自此从研发生产到仓储物流、运营管理的完整产业链实现闭环,在国内奶茶市场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据此完成1~3题。

1.该品牌自建中央工厂、仓储物流中心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产品质量    B.培育市场    C.提升服务水平    D.降低成本

2.支撑该品牌蓬勃发展的主要消费群体是

A.以城市白领为主体的打工人

B.以学生为主体的年轻人

C.以退休阶层为主体的老年人

D.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体的城市建设者

3.和其他中小城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品牌在上海市中心难以扎根,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原料    B.交通    C.消费水平    D.政策法规

答案:1.D2.B3.C

解析:

题目1.由材料可知,该品牌发展迅速走的是极致性价比的路线,它拥有自己的产业链,包括物料的生产、储存、物流等都由自己承包,拒绝“中间商赚差价”,这样原材料成本和供应链成本低,产品定价才低,因此该品牌自建中央工厂、仓储物流中心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D选项正确。提高产品质量、培育市场、提升服务水平不是主要目的,A、B、C选项错误。

题目2.奶茶消费针对的是年轻人,随着奶茶行业的兴起,各种奶茶品牌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冒出,随之带来的是奶茶间“高价奢侈品”和“低价平替品”的区分。该品牌走的是极致性价比的路线,价格低,刚好满足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年轻人的需求,B选项正确。城市白领更注重的是产品的口味和环境,不是该品牌的消费主体,A选项错误;老年人和外来务工人员对奶茶的需求量较小,不是消费主体,C、D选项错误。

题目3.上海市中心寸土寸金,店铺租金高,用工成本也高,在上海这座现代化大都市中,整体的消费水平会改变大多数人的消费观念。消费水平越高的地区,中低端商品越少,C选项正确。该品牌核心原料自产,实行物料免费配送,原料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选项错误。上海交通便利,B选项错误。政策法规不是主要影响因素,D选项错误。

点睛: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 (如一年) 内消费者用于满足自身日常生活费用各项支出的总和。按消费者的不同,有个人消费支出、家庭消费支出和社会公共消费支出,一般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越高,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越大,消费支出越大。

某珊瑚岛位于加勒比海,面积约65平方千米,有着清澈的海水、温柔的海风和白色的沙滩,岛上植被稀疏,除了渔民和偶尔出现的旅游者,几乎没有人会在岛上逗留。图1示意该岛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4~5题。

4.推测白色沙滩的位置及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

A.东侧珊瑚风化-海浪侵蚀、堆积

B.西侧珊瑚风化-海浪侵蚀、堆积

C.东侧珊瑚风化-流水侵蚀、堆积

D.西侧珊瑚风化-风力侵蚀、堆积

5.关于该岛水资源状况的描述,合理的是( )

A.东北信风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山地地形,河流发育,多独流入海

C.石灰岩广布,地表储水条件好

D.气温高,蒸发强烈,淡水缺乏

答案:4.A    5.D

解析:

题目4.白色沙滩是由珊瑚的碎片形成的钙质珊瑚沙(白色碳酸钙为主的沉积物)。该岛属于珊瑚岛,东侧受到东北信风影响,风浪较大,珊瑚风化产生的碎屑物,经海浪不断侵蚀变细,在海岸堆积,逐渐形成广阔的白色沙滩,A正确,C错误;西侧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侧,海浪侵蚀作用较弱,珊瑚风化产生的碎屑物颗粒较粗,不易形成颗粒细小的白色沙滩,B、D错误。故选A。

题目5.由材料“岛上植被稀疏,除了渔民和偶尔出现的旅游者,几乎没有人会在岛上逗留”可知,岛上自然环境比较恶劣。读等高线图可知,该岛地势低平,海风吹来不易形成降水,河流发育条件较差,A、B错误;珊瑚礁属于石灰岩,地表储水条件差,C错误;该岛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强烈,降水较少,地表储水条件差,淡水缺乏,D正确。故选D。

点睛:珊瑚岛白色沙滩的形成过程:珊瑚岛是海中的珊瑚虫遗骸堆筑的岛屿,岛上主要是石灰岩,经外力风化和侵蚀产生大量碎屑物,经搬运作用至近海地带,经风浪不断侵蚀变细,在海浪和潮水作用下堆积到海滩。

读某城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的图表资料(下图和下表).下图示意该城市历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及年均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各区人口性别构成(2020年)

6.该城市是( )

A.合肥    B.深圳    C.北京    D.重庆

7.该城市人口变化会导致( )

A.家庭规模减小                   B.人口素质下降

C.城市人口承载压力减小      D.人口红利继续保持

8.G、H、I、J四区人口性别比都在130以上,最有可能是因为( )

A.正处于基础设施兴建时期,施工人员以男性为主

B.产业结构升级,高端新兴产业男性劳动力比重较高

C.二孩政策落实以后,出生人口性别比提高

D.原材料工业及装备制造业等重工业发展迅速

答案:6.B    7.D    8.A

解析:

题目6.由图可知,1982-1990年,该市人口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这与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时间相吻合,之后,年均增长率虽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2010-2020年十年间,年均增长率在5%以上,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活力增强,经济总量位列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十年间也沉淀了大量人口,因此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

题目7.根据所学知识,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家庭少儿有所增加,同时随着人口居住稳定,家庭接入老年人来深共同生活,家庭老龄人口增加,使户均人口有所加大,家庭规模有所加大,A选项错误。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素质应该不断提高,B选项错误。由表可知,该城市常住人口不断增加,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城市人口承载压力加大,C选项错误。大量流入的人口仍以年轻人为主,人口红利继续保持,D选项正确。

题目8.由图可知,G、H、I、J四区人口性别比都在130以上,说明人口结构较为不合理,男性比重较女性高。正处于基础设施兴建时期,施工人员以男性为主,因此人口性别比超过130,A选项正确。高端新兴产业对人口素质要求高,性别要求小,B选项错误。实施二孩政策后,人口结构会更加趋于合理,C选项错误。原材料工业及装备制造业等重工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对人口性别比的影响也很有限,D选项错误。

点睛: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青藏高原在整个亚洲起到了水源汇聚和分发的作用,被称为亚洲水塔。高原上湖泊众多,其中,热融湖是由于自然营力和人为原因,破坏了多年冻土的热平衡而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对热融湖的描述,合理的是( )

A.冻土地区,冰蚀洼地积水而成

B.热融塌陷,洼地积水而成

C.形成的湖泊规模小,数量少

D.青藏高原上独有的湖泊类型

10.青藏高原热融湖的发展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扩大水域面积,提高生物多样性

B.减小昼夜温差,利于冻土稳定

C.释放古老病毒,破坏生态稳定

D.提高空气湿度,减轻土地荒漠化

11.在青藏高原考查湖泊需要携带船、钻井平台等大型设备,最佳考查时间应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冬    D.深冬

答案:9.B    10.C    11.C

解析:

题目9.热融湖是自然、人为原因改变了地表状况,气候变暖或地下冰暴露,使得地下冰融化,地表塌陷成凹坑,水分汇集而成,B正确,A错误;这样形成的湖泊规模小,数量多,C错误;热融湖一般是多年冻土局部融化而产生的,有多年冻土分布的地区,就不难发现热融湖的分布,D错误。所以选B。

题目10.热融湖的发展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释放甲烷等温室气体,加剧气候变暖;生物残骸和沉积物分解排出二氧化碳,加剧气候变暖;水域面积扩大,昼夜温差、年温差较小,空气湿度提高;热融湖通过热量传递,加速冻土退化,B错误;反复融化、冻结造成冻融侵蚀,破坏地表稳定性,加剧水土流失和荒漠化,D错误;埋藏的病毒、古老微生物暴露释放,破坏生态稳定,C正确;破坏原有生物生存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A错误。所以选C。

题目11.青藏高原湖泊考查需要带领船和钻井平台等大型设备,而它们需要卡车来运输。冻土分布区,春季融化,夏季更是一片沼泽,根本不适合通行,AB错误;到了深冬季节,尽管土地已经冻结了,可以行车,但是湖泊也封冻了,不能进行湖泊的探测,D错误。所以只能选择秋冬这个时间窗口,也就是土地已经冻结,可以行车,但湖泊没有封冻的季节来进行探测,C正确。所以选C。

点睛:热融湖是冻土融化后地面塌陷形成的湖泊,是热喀斯特的一种重要类型。平坦地表因地下冰的融化而产生各种负地貌,称热融沉陷。由热融沉陷形成的地貌有沉陷漏斗(直径数米)、浅洼地(径长数百米)、沉陷盆地等。当这些负地貌积水时,就形成热融湖。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1年2月北极强冷空气引发美国南部的暴风雪,造成德克萨斯州大面积停电,人员伤亡,经济重创。此次极寒天气与拉尼娜现象导致北冰洋地区的冷空气异常活跃所形成的“冷冬”有很大关系。

材料二:德克萨斯州人口和城市众多,2020年GDP居美国第二位。首府奥斯汀发展成为美国“硅丘”,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产业结构协调,效益高。奥斯汀创新生态成功的密码破析:关键是人才-努力创造一个能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环境;关键作用是地方领导力——地方领导力包括地方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各方面对地方发展有重大影响力人物之间的协同努力。下图示意美国德克萨斯州位置和地形。

(1)从锋生、锋消角度说明此次德克萨斯州暴风雪危害大的原因。(6分)

(2)分析拉尼娜现象对德克萨斯州极寒天气产生的影响。(6分)

(3)推测此次暴风雪给德克萨斯带来巨大损失的人为原因。(4分)

(4)借鉴奥斯汀的成功经验,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优势?(6分)

答案:

题目1:来自北冰洋的强冷空气在中部大平原易形成快行冷锋(寒潮);来自高纬度的冷空气,在中部平原地区由于缺乏地形的阻挡,运行速度快;没有充分时间进行水热交换,气团性质变化小;来自北冰洋的强冷空气和低纬度地区的暖湿空气相遇,会形成大风、剧烈降温、暴雪天气。

题目2:受拉尼娜现象影响,低纬大洋中东部异常降温;(沃克环流增强,)信风增强,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增强;北美洲南北温差加大,水平气压梯度增大,北冰洋的强冷空气异常活跃。

题目3:缺乏准备,没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电网等基础设施薄弱;人口和城市众多,经济密度大。

题目4:利用国家和地区政策优势,创建孵化平台,形成集聚效应;统筹整合产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激发创新活力;统筹协调机制,利用制度优势释放人才活力。

解析:该题以美国德克萨斯州位置和地形、2021年2月暴风雪天气等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了4个小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题目1:根据材料可知,此次德克萨斯州暴风雪主要是受到北极强冷空气南下影响,可推断来自北冰洋的强冷空气在北美中部平原大通道易形成快行冷锋(寒潮),从锋生、锋消的角度,美国中部以平原为主,来自高纬度的冷空气缺乏地形阻挡,因此移动速度快,保持较强势力,快速来到南方,由于运行速度快,没有充足时间进行热量交换,使气团性质保持不变,高纬度的冷空气与南方的暖空气相遇,冷空气势力较强,形成冷锋,主要天气现象为大风、暴雪、强降温等。

题目2:运用海一气相互作用原理分析拉尼娜现象对北美洲极寒天气形成的影响过程:拉尼娜现象为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导致低纬大洋中东部异常降温。低纬度地区的气温和水温下降,使赤道附近的信风增强,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增强,从而导致北美洲南北温差大,进而促使德克萨斯州极寒天气的发生。

题目3:从材料可知,此次暴风雪使德克萨斯州大面积停电,人员伤亡,经济重创,可知当地电力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且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市众多,造成经济损失大,同时由于暴风雪的突然到来,缺乏相应的应急措施等。

题目4:依椐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影响因素和奥斯汀发展经验,利用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从产业集聚方面,利用国家和地区政策优势,地方政府与企业、高校协调合作,使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形成集聚效应;从产业协调方面,统筹整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从人才活力方面:利用制度优势激发人才活力、创新活力。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的交界处,由多条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海拔4000米以上的多座山峰终年积雪,形成西北地区的“湿岛”。河西走廊是我国古今交通和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依据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地理背景,将河西走廊建设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限制的是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下图示意河西走廊主体功能区规划。

(1)从区域关联性分析祁连山脉被誉为河西走廊“母亲山”的原因。

(2)分析大规模工业化开发对河西走廊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3)简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对河西走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义。

(4)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分析河西走廊部分地区放弃风力发电的原因。

答案:

题目1:祁连山脉高山冰雪融水,给气候干旱的河西走廊提供水源;山前形成洪积-冲积平原,绿洲发育,人口、产业集中。

题目2:破坏地表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加剧了水资源短缺;造成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破坏土地资源。

题目3:利于引进资金、技术,扩大特色农业生产规模;利于(承接产业转移,)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的附加值;利于打造地域性特色产业集群,降低内部交易成本,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便于产品快速运抵市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题目4:当地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和经济规模小,电力需求量小(远距离输送,成本高);风力发电项目建设破坏植被,改变地貌,脆弱的生态环境难以恢复;风力发电设备运行对野生动物产生严重影响;风力发电不稳定,需要搭配火电,会增加成本,污染环境。

解析:该题以河西走廊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了4个小题,涉及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丝路经济发展战略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影响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能力。

题目1:从区域关联性(即不同区域间要素流动)分析,祁连山自西北至东南走向,几乎贯穿甘肃大地,高大的山峰截住了气流和云团,在高山发育了众多的雪山和冰川。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的东北侧,气候干旱,祁连山脉高山冰雪融水给气候干旱的河西走廊提供水源,在山前形成了众多洪积扇与平原,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因而河西走廊有了绿洲农业,人口、产业集聚。

题目2:工业的发展对自然环境会产生较大影响,河西走廊由于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因此工业的发展会破坏地表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同时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工业发展,需水量大,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工业发展过程中产生工业“三废”,造成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破坏土地资源。

题目3:丝路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因素)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影响:河西走廊农业产业可以获得大量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利于特色农业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仓储和物流体系相连接,可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形成地域性特色产业集群,形成集聚效应,降低成本,建立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等。

题目4:从环境承载力角度分析,当地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建设工程破坏植被,对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且难以恢复,另外当地人口和经济规模小,经济相对落后,电力需求量小;且风力发电相对不稳定,因此储电成本高。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2021年10月28日,由上海市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和人才服务中心主办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进街镇系列活动之一-城市微旅游活动拉开帷幕。首批120位居民在导游带领下开启微度假,游览了普陀苏河梦清湾、徐汇武康路、嘉定州桥老街以及杨浦五角场等地。据介绍,此次城市微旅游活动在上海全市每区均设置1条线路,共有16条主题线路,分别以“一江一河”“建筑可阅读”“红色之旅”等为主题,包含了社区周边特色景区、红色场馆、文化点位等“家门口的好去处”。活动旨在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惠民、宜乐宜游的文化旅游新选择。

(1)结合材料总结微旅游的主要特征。

(2)请为微旅游的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

题目1:距离近;行程短(时间短);频率高;慢休闲;高品质。

题目2:政府积极支持,促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挖掘城乡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多元的特色消费场景;旅游企业加强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设计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解析:该题以城市微旅游活动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了2个小题,涉及了旅游业的特征与发展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人地协调观与综合思维能力。

题目1:微旅游的主要特征应体现在“微”上,“微旅游”的出现具有近距离、短行程、高频率、慢休闲、高品质五大特征。近距离体现为:“微旅游”一般在车程两小时至三小时以内,主要发生于本地及周边,空间上具有易抵达的特征。短行程体现为:“微旅游”的出行时间相对较短。高频率体现为:“微旅游”是城市居民的常态化、反复消费的旅游产品。慢休闲体现为:“微旅游”更注重慢生活、深体验,不在意多点参观游览。高品质体现为:“微旅游”产品更能契合游客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题目2:在疫情防控不便远行等因素的影响下,旅游经济受到冲击。“微旅游”的出现对释放各地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文旅业复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从政府角度:各地政府应积极支持,不断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设施,挖掘城乡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多元的特色消费场景;从企业角度:旅游企业也应有所作为,加强对市场的了解,设计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吸引更多的消费人群。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澳大利亚森林优势树种桉树易形成垂直连续的梯状可燃物,导致森林冠火强度大,难以扑灭。火是一个干扰因子,对生态系统造成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林火严重影响当地自然环境,但在长期的选择与进化过程中,森林生态系统与火因子构成了一种协调平衡的关系,火成了多种植被类型赖以存续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火灾后的桉树及幼苗、种子都能神奇“复活”。澳大利亚林火管理人员曾采用受控火烧的方法预防林火,受控火烧是专业人员点燃的小规模山火,火焰较低并且在地表缓慢移动。林火管理方式从单一的灭火发展到可燃物管理。

(1)分析澳大利亚野火风险大的原因。

(2)说明澳大利亚采取受控火烧防火行为的主要依据。

答案:

题目1:桉树脱落的树皮、树干上的树皮和枝叶易形成连续的可燃物;澳大利亚气候干旱(气候异常变化);野外用火不当(预防措施不力等)。

题目2:火因子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中一些植被的存续和发展;受控火烧可以有效管理可燃物,森林冠火的发生概率降低。

解析:该题以澳大利亚森林火灾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了2个小题,涉及了自然灾害的成因以及措施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题目1:根据材料和所学相关知识分析,澳大利亚野火风险大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干旱,空气中所含水分少,干枯的落叶、树皮等相关可燃物多。人为因素包括人为野外用火不当,形成火源;预防措施不力,对火灾预防未做好充足的准备。

题目2:根据材料归纳说明,火因子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些植被的存续和发展,其具有加速物质循环、促进树种更替、诱导种子萌芽等作用,如桉树及幼苗、种子在大火之后能神奇“复活",再度成为优势树种。由材料可知,受控火烧是专业人员点燃的小规模山火,火焰较低并且在地表缓慢移动,林火管理方式从单一的灭火发展到可燃物管理。受控火烧可以通过小规模山火对可燃物进行管理,减少森林中的可燃物,使火灾发生的概率降低,但要注意气象条件,一般要在无风或微风、空气湿度较大、温较低的情况进行更为合理。